活动资讯
活动资讯
7月19日,彩虹街社工站收到一份特殊的“来信”,是来自社区兜底对象汪叔的手写感谢信。他在信中对陈嘉欣社工以及彩虹街社工站的全体社工表达了感谢之情,他写道:“从此我再也不用担心睡觉时床架会突然散开的危险局面……没有他们,作为独居老人,我也会一直拖延下去直到双目失明,可以说,自己的儿女可能也做不到这么的全心全意。”
原来,这一切要从2021年9月说起。当时,彩虹街社工站在一次常规电访问候中接收到汪叔的“微心愿”:一张床。
汪叔已经72岁,是一名独居长者,他此前患有腰疾和白内障,经济状况一般,多年来居住在仅12平方的房子里。他表示:“家里的床使用多年,已经开裂,由于地面潮湿,我用了四五块板砖将床垫高,用床底的收纳箱子支撑床板,如果有条件希望更换一张。”
随后,社工入户探访了解情况,观察到汪叔家庭环境如其所言,并评估到床的使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将汪叔的情况以个案的形式展开跟进。
在跟进的过程中,社工与社区基金负责社工沟通汪叔的情况,在收集各方意见后,决定协助汪叔申请广州市慈善会“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和彩虹街社区慈善基金的资源,点亮汪叔的“微心愿”——更换一张新床,改造居家安全。
经过多次与汪叔沟通,评估其居家环境情况,讨论床架床垫类型和尺寸测量等事项,以及多次与资源方协调沟通后,2021年10月28日,广州市慈善会为汪叔送来了价值469元的床架,彩虹街社区慈善基金则为汪叔提供价值219.8元的床脚垫和床垫。
安顿好床和床垫后,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新床较低,难以满足防潮和收纳功能,且新床床脚为圆形铁管,与地面接触面较小,若还用板砖垫高,存在塌陷的隐患。常规探访志愿者小静见状,则表示可以联系做相关工作的家属。2021年12月7日,志愿者家属带着高铁管上门,免费为汪叔垫高床架。新床安装完成,微心愿达成的汪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与汪叔接触过程中,细心的社工发现其眼睛白内障越发严重。汪叔自己也表示有一只眼睛已完全看不见,仅剩一点白光,另一只眼睛也是模模糊糊。于是,社工为汪叔介绍了一位曾成功完成白内障手术的社区长者,向汪叔介绍相关的医院信息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但是汪叔还是有疑虑。经了解,原来汪叔主要是担心手术费用昂贵,难以承担,所以一直不愿意去做手术。社工与汪叔分析白内障手术利弊后,表示尊重汪叔的最终选择。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2022年2月9日这天,汪叔找到社工,表示再三考虑后选择做白内障手术,并向社工说出之前去做眼睛检查的情况,希望社工能够帮忙了解相关医院及费用,包括后续可报销比例。
2022年2月9日—24日,社工协助汪叔向爱尔眼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街道民政等多方了解手术流程、费用和报销比例,并将所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汪叔。汪叔最后确定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手术前,社工陪同汪叔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和了解入院手续、入院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出入院时间点等。
2022年2月26日,汪叔完成第一只眼睛手术,社工和常规探访志愿者小静在住院部楼下接汪叔出院。汪叔一看见社工,就开始分享手术成功的喜悦:“手术很顺利,医生在更换纱布时,让我看楼下的环境,我看到了很多颜色,可漂亮了,等把纱布拆掉,我就能清楚地看见大家了,你们还那么好来接我出院。有了第一次成功经验,考虑到汪叔的坚决要求和自主性,则由汪叔独自安排第二只眼睛的手术,手术也很成功。现今通过用药和复诊,汪叔两只眼睛的情况已基本稳定,能看书写字和日常外出。手术费用经报销后,需自费比例不高,汪叔一再的表示很开心,感谢社工的帮助和关怀。
7月19日,汪叔向社工站送来感谢信,从信中我们感受到汪叔满满的真诚和感恩,也为其一字一行的认真书写而动容。汪叔日常同样热心社区事务,会自主到居委或社工站问是否有可帮得上忙的地方,更是积极投入到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中,为社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 2020-07-20[彩虹街]漫享烘焙时光之残障人士烘焙活动
- 2018-12-20[冼村街]“友说友笑”兴趣小组顺利结组
- 2020-08-04[黄花岗街]缓解复学压力,社工站在行动
- 2018-12-21[冼村街]筑梦义工队初阶培训
- 2020-08-10[北京街]“党”我听见你的声音,社区关怀心中印
- 2018-12-25[冼村街]关爱启聪项目总结活动顺利开展
- 2023-11-03家庭服务丨分类有道,“衣”路童行
- 2020-08-20[黄花岗街]夏季长者生日会,精彩看点多多多